大约三年前,一个很幸运的机会,公司接了个十分有名的烘焙客户。但是为了做好它,兢兢业业的背下了各种食材与它们的原产地,好长一段时间里,每每谈到君度力娇酒、百利甜酒、云南食用玫瑰等,都觉得自己在美食界很有地位,虽然这只是错觉。
约人吃饭,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广泛的社交行为;这里面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和革命情谊的塑造。那么很多人也会在这样的场合里,有些尴尬,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十分健谈,对着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之后大谈特谈。
缤纷的食材
更何况日前,一项由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和美国农业部的植物科学家领导的研究表明,在各国广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物种中,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来自于其他国家、地区。所以今天我们想分享一个有趣的主题,简约的盘点下,这些你所爱的食材原料,其实都是出自哪里~(敲黑板,背下来)。
全球多样性
【辣椒】起源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被人误会是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番茄】原产于阿根廷安第斯山脉(被人误会起源于意大利)
【小麦、大麦、鹰嘴豆、杏仁】起源于地中海和亚洲西部(被人误会美国盛产)
在研究人员们的统计中,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现象:
【美国】大工业化种植的大豆来自东亚,玉米来自墨西哥和中美洲,小麦则来自地中海。
【澳大利亚】珍奇、少见的许多植物、农作物都并非原生,而是外来物种。
【南亚和西非】是“生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好的地区,当地的人民保持着由来已久的食用传统,不少古老的作物,尚没有被改良和杂交过。
【阿根廷和欧洲】人类在阿根廷安第斯山脉发现土豆后的第16年,欧洲就已开始种植土豆。这说明农作物全球化已经在当时就开始加速发展。
【南美】藜麦已经被专家们盯上,希望寻找到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生长的品种。
不过,科技这么发达,全球气候也始终在变化,关于农作物到底原产自哪里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专家们也在加紧脚步让更多农作物全球化~笔者身边就有位良师益友,每次吃饭都习惯性的开始讲起每道菜的起源,这家馆子的历史,各种关于美食的奇妙物语接连有之。
下次约饭,可别在彼此互问“这个吃得惯吗”、“觉得这个咋样,好不好吃?”、“你是湖南人,那一定喜欢吃辣吧!”、“你是广东人,你怎么也吃辣?”、“你点面条,你肯定是北方人吧”…类似这样毫无营养的对话,假如你对面坐着一位正儿八经的吃货,无论此饭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这位吃货可能都不大会给你加分了~各位加油吧!